首頁 > 新聞資訊 > 銀行與電商是合作還是競爭?
銀行與電商是合作還是競爭?
隨著網絡購物的興起,各大電商紛紛崛起,但銀行電商作為電商大家族的一員卻總是被人們忽視。銀行電商相比京東、蘇寧、阿里巴巴等電商巨頭起步較晚,發展遠遠比不上。如今銀行與電商確有相愛相殺的特征,他們之間是合作還是競爭,今天就來討論一下他們到底怎么了?
一、銀行做電商有什么優劣勢?
銀行系電商有著較為明顯的業務優勢:
一是商業銀行的利潤來源與傳統電商截然不同,傳統電商的利潤來自于銷售產品的手續費、廣告費以及導流的費用等。銀行電商平臺主要還是依靠提供金融服務來獲取收入,比如支付通道的收入、融資服務的收入等。這種收入優勢較為明顯。
二是銀行系電商的資金成本更低。銀行系電商由于有商業銀行自身的業務優勢,所以能夠用更低的資金成本獲取較大的資金來源,從而在很多電商需要燒錢的市場上有著較大的優勢。
三是銀行系電商的消費金融業務更加成熟,有類似于信用卡積分、消費信貸這樣的產品,從而比一般的傳統電商更有優勢。
與此同時,銀行電商的劣勢也是非常明顯:
一是銀行系統流程冗長,用戶體驗不佳。銀行系統由于長期風控管理較為嚴格,流程較長,導致銀行電商產品無論是服務還是產品流程都長于傳統電商,流程過長導致了電商的用戶體驗不佳。
二是銀行系的客戶流量導入手段單一。電商發展的核心就是流量,但是銀行系電商的客戶流量導入手段較為單一,缺乏互聯網電商的靈活營銷公關方式,從而導致了銷量的不佳。
三是銀行電商的發展路徑不明。銀行電商一直都是將電商業務作為自己的金融業務輔助手段,這也導致了電商業務一直沒能作為銀行的主營業務,不受重視的結果就是缺乏明確的發展規劃,這也導致一直發展較為緩慢。
二、電商做銀行誰也擋不住?
電商企業布局民營銀行已經成為現階段的一個發展趨勢,對于傳統銀行來說,影響也是較大的:
一是電商企業手上掌握著明顯的流量資源。像阿里、蘇寧這些電商企業手中都擁有著海量的用戶流量資源,這些資源為其發展金融業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傳統商業銀行的低粘性、低頻次的金融交易所難以具備的優勢。
二是電商民營銀行機制靈活。電商民營銀行的機制較普通商業銀行的機制更為靈活,用戶體驗也更佳,所以民營銀行的進入給之前商業銀行的系統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就像鯰魚效應一樣,讓商業銀行的體制機制向著更加靈活的方向轉移。
三是電商民營銀行的發展更加互聯網化。民營銀行的發展更加依托于手機和互聯網,互聯網化的銀行形式在促進商業銀行業務全面互聯網化上有著積極的意義,并且給很多金融業務的互聯網交易提供了藍本。
三、最近電商與銀行的一系列合作是各懷鬼胎嗎?
在銀行做電商,電商玩銀行的同時,今年以來銀行和電商的合作也越來越密切。 2017年的最近這半年多來,中國金 融界與互聯網界的跨界合作似乎是層出不窮:三月初,中國建設銀行牽手阿里;6月16日,中國工商銀行攜手京東;6月20日,中國農業銀行聯合百度;6月22日,中國銀行聯姻騰訊;8月22日,交通銀行正式與蘇寧、蘇寧金服締結戰略合作協議。
從一般的情況來說,商業銀行與電商企業合作幾乎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商業銀行的業務模式讓其經營電商有著一定的困難,通過合作的形式將比較好的解決原先的難點,但是既然是兩個企業之間,那么很難在合作上真正實現一致行動,電商企業和商業銀行的訴求并不相同,如果商業銀行只是為電商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話,雙方可能還可以進行較好的合作,但是一旦銀行也想介入電商業務,那么不可避免的,銀行與電商的沖突就會產生。
所以,商業銀行與電商之間是一個競爭合作博弈的關系,如何處理還是要看銀行與電商的真正合作協議是怎么樣的?銀行和電商的相愛相殺也正是引發了中國商務與金融的不斷融合促進,最終得益的其實還是消費者們。
一、銀行做電商有什么優劣勢?
銀行系電商有著較為明顯的業務優勢:
一是商業銀行的利潤來源與傳統電商截然不同,傳統電商的利潤來自于銷售產品的手續費、廣告費以及導流的費用等。銀行電商平臺主要還是依靠提供金融服務來獲取收入,比如支付通道的收入、融資服務的收入等。這種收入優勢較為明顯。
二是銀行系電商的資金成本更低。銀行系電商由于有商業銀行自身的業務優勢,所以能夠用更低的資金成本獲取較大的資金來源,從而在很多電商需要燒錢的市場上有著較大的優勢。
三是銀行系電商的消費金融業務更加成熟,有類似于信用卡積分、消費信貸這樣的產品,從而比一般的傳統電商更有優勢。
與此同時,銀行電商的劣勢也是非常明顯:
一是銀行系統流程冗長,用戶體驗不佳。銀行系統由于長期風控管理較為嚴格,流程較長,導致銀行電商產品無論是服務還是產品流程都長于傳統電商,流程過長導致了電商的用戶體驗不佳。
二是銀行系的客戶流量導入手段單一。電商發展的核心就是流量,但是銀行系電商的客戶流量導入手段較為單一,缺乏互聯網電商的靈活營銷公關方式,從而導致了銷量的不佳。
三是銀行電商的發展路徑不明。銀行電商一直都是將電商業務作為自己的金融業務輔助手段,這也導致了電商業務一直沒能作為銀行的主營業務,不受重視的結果就是缺乏明確的發展規劃,這也導致一直發展較為緩慢。
二、電商做銀行誰也擋不住?
電商企業布局民營銀行已經成為現階段的一個發展趨勢,對于傳統銀行來說,影響也是較大的:
一是電商企業手上掌握著明顯的流量資源。像阿里、蘇寧這些電商企業手中都擁有著海量的用戶流量資源,這些資源為其發展金融業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也是傳統商業銀行的低粘性、低頻次的金融交易所難以具備的優勢。
二是電商民營銀行機制靈活。電商民營銀行的機制較普通商業銀行的機制更為靈活,用戶體驗也更佳,所以民營銀行的進入給之前商業銀行的系統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就像鯰魚效應一樣,讓商業銀行的體制機制向著更加靈活的方向轉移。
三是電商民營銀行的發展更加互聯網化。民營銀行的發展更加依托于手機和互聯網,互聯網化的銀行形式在促進商業銀行業務全面互聯網化上有著積極的意義,并且給很多金融業務的互聯網交易提供了藍本。
三、最近電商與銀行的一系列合作是各懷鬼胎嗎?
在銀行做電商,電商玩銀行的同時,今年以來銀行和電商的合作也越來越密切。 2017年的最近這半年多來,中國金 融界與互聯網界的跨界合作似乎是層出不窮:三月初,中國建設銀行牽手阿里;6月16日,中國工商銀行攜手京東;6月20日,中國農業銀行聯合百度;6月22日,中國銀行聯姻騰訊;8月22日,交通銀行正式與蘇寧、蘇寧金服締結戰略合作協議。
從一般的情況來說,商業銀行與電商企業合作幾乎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商業銀行的業務模式讓其經營電商有著一定的困難,通過合作的形式將比較好的解決原先的難點,但是既然是兩個企業之間,那么很難在合作上真正實現一致行動,電商企業和商業銀行的訴求并不相同,如果商業銀行只是為電商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話,雙方可能還可以進行較好的合作,但是一旦銀行也想介入電商業務,那么不可避免的,銀行與電商的沖突就會產生。
所以,商業銀行與電商之間是一個競爭合作博弈的關系,如何處理還是要看銀行與電商的真正合作協議是怎么樣的?銀行和電商的相愛相殺也正是引發了中國商務與金融的不斷融合促進,最終得益的其實還是消費者們。
立華星財務目前全國各地均有分公司以及合作機構辦理各種財稅業務,我司業務涵蓋:公司注冊,代理記賬,商標注冊,工商變更,進出口權,出口退稅代辦等多元化業務,如有需要可撥打電話18820806866(微信同號),或點擊【在線咨詢】。
- 03/08 [行業] 企業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有什么作用
- 03/08 [行業] 創業項目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哪些因素
- 03/08 [政策] 如果要開創公司,會面臨哪些問題呢
- 03/08 [政策] 如何委婉拒絕別人的投資項目
- 03/07 [政策] 經營范圍的名稱涉及到前置審批的情況
- 03/07 [行業] 公司注冊資本多少以上能冠省名
- 03/07 [政策] 公司拿我的卡走賬對我有影響嗎
- 03/04 [行業] 發票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區別
- 03/04 [行業] 怎么判斷寫字樓能不能注冊公司
- 03/04 [行業] 未分配利潤和留存收益一樣嗎

猜你喜歡
- 銀行開戶時這十種行為銀行會重點監控 (0) (2808)
- 為什么注冊公司要銀行開戶 (1) (6763)
- 銀行在職的員工為什么不能注冊公司 (1) (13381)
- 公司辦理銀行開戶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1) (4462)
- 注冊公司銀行開戶的流程有哪些 (1) (3702)
- 注冊公司之后一定要辦理銀行開戶嗎 (1) (6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