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資訊 > 稅收數據反映新舊動能轉換成效顯著
稅收數據反映新舊動能轉換成效顯著
當前,稅收改革深入推進,社會主體創業創新熱情高漲,營商環境不斷改善,推動“三新”經濟蓬勃發展,也促進了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從2017年前三季度稅收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正在加速。
新動能茁壯成長
前三季度,高端制造業、新興服務業、創新研發行業等新動能稅收形勢較好,具體如下:
制造業結構優化明顯,高端制造業發展越來越好。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通信設備、電氣器材、儀器儀表等高端制造業稅收增長較快,增速分別為26.7%、19.9%、23.1%、15%和23%,尤其是電機制造、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雷達及配套設備制造、電子元器件制造等高精尖制造業稅收分別增長38.1%、11.4%、28.8%和39.9%;航空航天設備制造業稅收增長19.8%,顯示出航空航天產業強勁的發展勢頭。
第三產業稅收增長11.5%,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增幅較2016年提高4.9個百分點。其中,新興服務業繼續保持高增長,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稅收分別增長56.1%和36.3%,增幅遠高于第三產業整體水平。尤其是,屬于核心行業的軟件開發業稅收增長40.8%,反映經濟對信息產業需求程度的信息技術咨詢服務業稅收增長50.3%,大數據相關的數據處理和存儲服務業稅收增長35.1%。另外,文化相關的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稅收增長19.8%,商務服務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稅收增長14.6%,顯示出新興服務業稅收保持較高增長速度。
創新研發勢頭較好,相關行業稅收實現高增長。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稅收增長28.2%,其中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農業科學、醫學等基礎科學相關的研究和試驗發展服務業稅收增長40.2%,與氣象、海洋、測繪、環境服務相關的專業技術服務業稅收增長18.5%,與技術推廣、科技中介等相關的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稅收增長55%。
傳統行業形勢好轉
隨著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加快落地生效,傳統行業中一批落后產業相繼改造提升或淘汰出局,行業發展提質增效,取得可喜成果。
前三季度,資源類行業稅收收入快速增長,去產能效果明顯。煤炭、鋼鐵行業稅收分別增長1.5倍和61.2%,與2016年的負增長和低增長相比大為好轉。相關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形勢大好,1—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煤炭開采企業營業收入增長35.6%,利潤總額增長9.6倍,鋼鐵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8.5%,利潤總額增長68.6%,情況均比去年有明顯好轉。同時,有色金屬、非金屬礦物制品等行業稅收大幅增長也顯示出去產能成效明顯。全國有色金屬、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稅收分別增長53.3%和35.7%,均比2016年明顯好轉。
前三季度,傳統制造業提升效果明顯,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均比2016年出現明顯改觀。紡織、服裝業稅收收入分別增長11.7%和11.2%,分別比2016年增幅提高20.3和20.6個百分點;化工業稅收增長21.6%,比2016年增幅提高16.2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紡織、化工兩個行業企業所得稅分別增長19.9%和33%,比2016年增幅大為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營情況也反映出傳統制造業好轉,食品制造、紡織服裝、家具制造、化工等行業企業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均較快增長。
值得注意的問題
近年來,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新經濟快速發展,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亮點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經濟多處于初創期和成長期,體量小、抗風險能力差,對經濟波動的適應能力較弱,需要加大培育和支撐力度。
同時,資源價格上漲可能加大去產能壓力。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煤炭、鋼鐵等資源類產品價格持續上漲,目前已經漲幅可觀,大批產能過剩企業扭虧為盈、形勢好轉。這顯示出去產能成效顯著,同時也給繼續堅定不移推進去產能帶來挑戰。面對價格上漲和盈利空間的加大,部分企業可能存在貪圖小利延緩去產能節奏的情況,甚至不排除有些企業重新恢復低端、無效、落后的產能,應著重關注可能存在的落后產能恢復問題。
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建議
一是加強財稅政策支持力度,促進新經濟快速發展。嚴格落實各項財稅優惠政策,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創業創新,促進小微企業成長,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密切關注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發展變化,增強財稅支持政策的針對性和及時性,培育新經濟,促進新經濟快速發展。
二是推廣各地新舊動能轉換的經驗和做法,形成區域聯動效應。我國區域經濟差異較大,新舊動能轉換情況并不一致,一些地區經濟轉型走在前列,積累了較多的新舊動能轉換經驗和做法。如東部的浙江、深圳等地,信息技術產業和創新產業發展迅速,其經驗、做法值得各地學習。因此,有必要整理歸納各地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的經驗、做法,加強區域間學習交流,形成聯動效應,進一步加快全國新舊動能轉換步伐。
三是重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提質增效。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是傳統產業的提質增效,這些傳統產業并不都是落后、低端動能,通過轉型升級也能成為經濟增長中的優勢動能。建議重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問題,減少落后產能、低端產能的同時,鼓勵傳統產業通過創新驅動、產業融合等方式加快自我革新,實現提質增效。
新動能茁壯成長
前三季度,高端制造業、新興服務業、創新研發行業等新動能稅收形勢較好,具體如下:
制造業結構優化明顯,高端制造業發展越來越好。通用設備、專用設備、通信設備、電氣器材、儀器儀表等高端制造業稅收增長較快,增速分別為26.7%、19.9%、23.1%、15%和23%,尤其是電機制造、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制造、雷達及配套設備制造、電子元器件制造等高精尖制造業稅收分別增長38.1%、11.4%、28.8%和39.9%;航空航天設備制造業稅收增長19.8%,顯示出航空航天產業強勁的發展勢頭。
第三產業稅收增長11.5%,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增幅較2016年提高4.9個百分點。其中,新興服務業繼續保持高增長,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稅收分別增長56.1%和36.3%,增幅遠高于第三產業整體水平。尤其是,屬于核心行業的軟件開發業稅收增長40.8%,反映經濟對信息產業需求程度的信息技術咨詢服務業稅收增長50.3%,大數據相關的數據處理和存儲服務業稅收增長35.1%。另外,文化相關的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稅收增長19.8%,商務服務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稅收增長14.6%,顯示出新興服務業稅收保持較高增長速度。
創新研發勢頭較好,相關行業稅收實現高增長。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稅收增長28.2%,其中與自然科學、工程技術、農業科學、醫學等基礎科學相關的研究和試驗發展服務業稅收增長40.2%,與氣象、海洋、測繪、環境服務相關的專業技術服務業稅收增長18.5%,與技術推廣、科技中介等相關的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稅收增長55%。
傳統行業形勢好轉
隨著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加快落地生效,傳統行業中一批落后產業相繼改造提升或淘汰出局,行業發展提質增效,取得可喜成果。
前三季度,資源類行業稅收收入快速增長,去產能效果明顯。煤炭、鋼鐵行業稅收分別增長1.5倍和61.2%,與2016年的負增長和低增長相比大為好轉。相關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形勢大好,1—8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煤炭開采企業營業收入增長35.6%,利潤總額增長9.6倍,鋼鐵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8.5%,利潤總額增長68.6%,情況均比去年有明顯好轉。同時,有色金屬、非金屬礦物制品等行業稅收大幅增長也顯示出去產能成效明顯。全國有色金屬、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稅收分別增長53.3%和35.7%,均比2016年明顯好轉。
前三季度,傳統制造業提升效果明顯,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均比2016年出現明顯改觀。紡織、服裝業稅收收入分別增長11.7%和11.2%,分別比2016年增幅提高20.3和20.6個百分點;化工業稅收增長21.6%,比2016年增幅提高16.2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紡織、化工兩個行業企業所得稅分別增長19.9%和33%,比2016年增幅大為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營情況也反映出傳統制造業好轉,食品制造、紡織服裝、家具制造、化工等行業企業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均較快增長。
值得注意的問題
近年來,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新經濟快速發展,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亮點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新經濟多處于初創期和成長期,體量小、抗風險能力差,對經濟波動的適應能力較弱,需要加大培育和支撐力度。
同時,資源價格上漲可能加大去產能壓力。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煤炭、鋼鐵等資源類產品價格持續上漲,目前已經漲幅可觀,大批產能過剩企業扭虧為盈、形勢好轉。這顯示出去產能成效顯著,同時也給繼續堅定不移推進去產能帶來挑戰。面對價格上漲和盈利空間的加大,部分企業可能存在貪圖小利延緩去產能節奏的情況,甚至不排除有些企業重新恢復低端、無效、落后的產能,應著重關注可能存在的落后產能恢復問題。
促進新舊動能轉換的建議
一是加強財稅政策支持力度,促進新經濟快速發展。嚴格落實各項財稅優惠政策,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創業創新,促進小微企業成長,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密切關注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發展變化,增強財稅支持政策的針對性和及時性,培育新經濟,促進新經濟快速發展。
二是推廣各地新舊動能轉換的經驗和做法,形成區域聯動效應。我國區域經濟差異較大,新舊動能轉換情況并不一致,一些地區經濟轉型走在前列,積累了較多的新舊動能轉換經驗和做法。如東部的浙江、深圳等地,信息技術產業和創新產業發展迅速,其經驗、做法值得各地學習。因此,有必要整理歸納各地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的經驗、做法,加強區域間學習交流,形成聯動效應,進一步加快全國新舊動能轉換步伐。
三是重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提質增效。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重要的一環是傳統產業的提質增效,這些傳統產業并不都是落后、低端動能,通過轉型升級也能成為經濟增長中的優勢動能。建議重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問題,減少落后產能、低端產能的同時,鼓勵傳統產業通過創新驅動、產業融合等方式加快自我革新,實現提質增效。
立華星財務目前全國各地均有分公司以及合作機構辦理各種財稅業務,我司業務涵蓋:公司注冊,代理記賬,商標注冊,工商變更,進出口權,出口退稅代辦等多元化業務,如有需要可撥打電話18820806866(微信同號),或點擊【在線咨詢】。
- 03/08 [行業] 企業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有什么作用
- 03/08 [行業] 創業項目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哪些因素
- 03/08 [政策] 如果要開創公司,會面臨哪些問題呢
- 03/08 [政策] 如何委婉拒絕別人的投資項目
- 03/07 [政策] 經營范圍的名稱涉及到前置審批的情況
- 03/07 [行業] 公司注冊資本多少以上能冠省名
- 03/07 [政策] 公司拿我的卡走賬對我有影響嗎
- 03/04 [行業] 發票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區別
- 03/04 [行業] 怎么判斷寫字樓能不能注冊公司
- 03/04 [行業] 未分配利潤和留存收益一樣嗎

猜你喜歡
- 住房租賃最新稅收政策解讀?納稅人是否享受? (0) (2274)
- 退伍軍人注冊公司的稅收優惠政策 (0) (5426)
- 你正在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年底就要結束了 (0) (2208)
- 定制版稅收福利政策 (0) (3449)
- 支付方勞務報酬的六大稅收雷區 (0) (1736)
- 新稅改及新稅改后的個人稅收籌劃 (0) (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