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資訊 > 國企改革 公司制改制全面落實
國企改革 公司制改制全面落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持續大力推進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依照國務院指示,國企公司制改革將全面提速,國務院國資委產權局副局長表示:到2017年底,中央企業各級子企業,包含98家中央企業集團公司,基本上完成了公司制改制。這也代表著國企公司制新時代即將到來。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以來,國企改革“1+N”的文件體系基本出齊,已經明確了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和基本框架;十九大報告在總結前期國企改革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要深化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顯然,未來深化國企改革的重點工作,將從改革設計與戰略部署轉向具體方案制定及任務落實。而推動國企改革舉措的全面落實,必然需要公司制改制的有力支持。總體上看,公司制改制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助推國企改革進程。
首先,公司制為國企股權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鋪平道路。全民所有制企業的財產屬于全民所有,國家是企業唯一出資人。因此,在全民所有制企業中,股權多元化與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就無從說起。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我國公有制經濟的重要實現形式,十九大再次明確提出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混合所有制改革無疑將是國企改革的主要抓手。這就要求所有國企必須先行完成公司制改制,將全民所有的國企改制成國有獨資公司。國企公司制改制的全面完成,將使企業在此基礎上,積極引入非公資本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國資的管理規范優勢嫁接非公資本的機制靈活優勢,進而實現混合所有制企業更快更好發展。與此同時,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前提的員工持股計劃,也將可以在更廣泛范圍內加快推進。隨著央企母公司層面公司制改制的全面完成,在央企母公司層面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將成為可能。
其次,公司制將加快國企規范公司治理。建立現代公司制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是當前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按照《全民所有制企業法》注冊登記的國企,法律并未對企業設立股東代表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等有明確要求。盡管在實踐中,國務院國資委推動了98家央企中的87家設立了董事會,并在部分央企開展了董事會改革試點工作;也在央企全面設立了監事會,委派了監事會主席,但10多年國企董事會、監事會規范運作情況并不理想。隨著最后69家央企母公司與2600余家子公司,以及地方國企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各級國資委將可以按照《公司法》的明確要求,推動國企全面開展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引導國企不斷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而且,在公司制改制基礎上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進,新進入的投資者也必然會對企業規范公司治理提出更高要求。
第三,公司制為國企去行政化與員工轉變身份掃清了障礙。全民所有制企業廠長由主管部門任命,所有領導人員都屬于企業干部,實質上具有行政身份與行政級別;作為國家主人翁的企業員工,也自然被賦予了行政身份。顯然,市場化用工、市場化薪酬、職業經理人等改革舉措,都難以在全民所有制國企落地實施。全民所有制國企轉變為公司制國企后,實現了政企分離,政府部門不再與企業具有直接關系,也不再干預企業經營活動,國企真正成為了獨立的市場化主體,國企去行政化和員工轉變身份才有了可能,市場化用工、市場化薪酬、職業經理人等相關改革舉措也才具備推進的基礎。公司制國企的董事會將由股東推薦并經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總經理將由董事會按照市場化機制選聘,所有員工都將由企業負責人根據生產經營需要通過市場化機制自主聘用;公司制改制后的國企,將真正成為企業能生能死、領導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國企。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以來,國企改革“1+N”的文件體系基本出齊,已經明確了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和基本框架;十九大報告在總結前期國企改革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要深化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顯然,未來深化國企改革的重點工作,將從改革設計與戰略部署轉向具體方案制定及任務落實。而推動國企改革舉措的全面落實,必然需要公司制改制的有力支持。總體上看,公司制改制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助推國企改革進程。
首先,公司制為國企股權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鋪平道路。全民所有制企業的財產屬于全民所有,國家是企業唯一出資人。因此,在全民所有制企業中,股權多元化與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就無從說起。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我國公有制經濟的重要實現形式,十九大再次明確提出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混合所有制改革無疑將是國企改革的主要抓手。這就要求所有國企必須先行完成公司制改制,將全民所有的國企改制成國有獨資公司。國企公司制改制的全面完成,將使企業在此基礎上,積極引入非公資本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國資的管理規范優勢嫁接非公資本的機制靈活優勢,進而實現混合所有制企業更快更好發展。與此同時,以混合所有制改革為前提的員工持股計劃,也將可以在更廣泛范圍內加快推進。隨著央企母公司層面公司制改制的全面完成,在央企母公司層面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將成為可能。
其次,公司制將加快國企規范公司治理。建立現代公司制度,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是當前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按照《全民所有制企業法》注冊登記的國企,法律并未對企業設立股東代表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等有明確要求。盡管在實踐中,國務院國資委推動了98家央企中的87家設立了董事會,并在部分央企開展了董事會改革試點工作;也在央企全面設立了監事會,委派了監事會主席,但10多年國企董事會、監事會規范運作情況并不理想。隨著最后69家央企母公司與2600余家子公司,以及地方國企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各級國資委將可以按照《公司法》的明確要求,推動國企全面開展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引導國企不斷提升公司治理水平。而且,在公司制改制基礎上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進,新進入的投資者也必然會對企業規范公司治理提出更高要求。
第三,公司制為國企去行政化與員工轉變身份掃清了障礙。全民所有制企業廠長由主管部門任命,所有領導人員都屬于企業干部,實質上具有行政身份與行政級別;作為國家主人翁的企業員工,也自然被賦予了行政身份。顯然,市場化用工、市場化薪酬、職業經理人等改革舉措,都難以在全民所有制國企落地實施。全民所有制國企轉變為公司制國企后,實現了政企分離,政府部門不再與企業具有直接關系,也不再干預企業經營活動,國企真正成為了獨立的市場化主體,國企去行政化和員工轉變身份才有了可能,市場化用工、市場化薪酬、職業經理人等相關改革舉措也才具備推進的基礎。公司制國企的董事會將由股東推薦并經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總經理將由董事會按照市場化機制選聘,所有員工都將由企業負責人根據生產經營需要通過市場化機制自主聘用;公司制改制后的國企,將真正成為企業能生能死、領導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國企。
第四,公司制將助推國資監管從管企業轉向管資本。在全民所有制企業時代,國資監管部門是國企的主管部門,不僅可以直接決定企業的設立與解散,對企業實行管理和監督;而且可以直接任免國企負責人,并對其進行考核與獎懲。正是由于這一特殊政企關系,導致國資委走上了“管人、管事、管資產”的管企業模式。盡管已經出臺了《國務院國資委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國資委也正在積極探索從管企業加快轉向管資本,但如果不通過公司制改制全面轉變政企關系,管資本監管模式的建立必然將受到牽絆。將所有國企母子公司都改制為公司制企業,一方面有助于實現政企分離與規范政企關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國企母公司提升公司治理,加快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建設,從而助推國資監管從當前以管企業為主的傳統模式轉向以管資本為主的新模式。
國務院國資委推動混合所有制企業在引資本的基礎上轉換經營機制的同時,不斷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促進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實現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夯實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微觀基礎。
立華星財務目前全國各地均有分公司以及合作機構辦理各種財稅業務,我司業務涵蓋:公司注冊,代理記賬,商標注冊,工商變更,進出口權,出口退稅代辦等多元化業務,如有需要可撥打電話18820806866(微信同號),或點擊【在線咨詢】。
- 03/08 [行業] 企業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有什么作用
- 03/08 [行業] 創業項目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哪些因素
- 03/08 [政策] 如果要開創公司,會面臨哪些問題呢
- 03/08 [政策] 如何委婉拒絕別人的投資項目
- 03/07 [政策] 經營范圍的名稱涉及到前置審批的情況
- 03/07 [行業] 公司注冊資本多少以上能冠省名
- 03/07 [政策] 公司拿我的卡走賬對我有影響嗎
- 03/04 [行業] 發票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區別
- 03/04 [行業] 怎么判斷寫字樓能不能注冊公司
- 03/04 [行業] 未分配利潤和留存收益一樣嗎

猜你喜歡
- 2021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規范企業經營范圍 (0) (4762)
- 新中國第一家民營企業是什么時候成立的 (1) (40123)
- 國地稅合并能給企業帶來哪些好處 (1) (4014)
- 國務院會議再推減稅措施,創業好時機,小微企業大減稅負 (1) (4136)
- 我國企業劃分為哪些類型 (1) (9613)
- 外資并購中國企業流程怎樣 (1) (4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