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資訊 > "資產負債表"隱藏的十大涉稅風險
"資產負債表"隱藏的十大涉稅風險
資產負債表亦稱財務狀況表,表示企業在一定日期財務狀況的主要會計報表,其報表功用除了企業內部除錯、經營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讓人在最短時間了解企業經營狀況。如何做好資產負債表的各項指標分析?在分析中得出納稅申報的質量及風險把控點,立華星財務帶大家一起學習。
(一)資產負債表“固定資產”期末原值減少,納稅行為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
納稅行為何在?
如果企業“固定資產”期末原值減少,說明該企業當期很有可能發生了“固定資產”處置,無論是“利得”還是“損失”,一旦有發生資產處置,就需要繳納資產處置的流轉稅,例如:處置2009年度以前取得的固定資產,納稅人適用按照簡易辦法依3%征收率減按2%征收增值稅,處置2009年度以后取得的固定資產,納稅人應按增值稅稅率繳納增值稅。
因此,企業固定資產有變動,是不是有對應的納稅行為發生呢?
(二)資產負債表“預收賬款”期末余額很大,納稅行為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預收賬款科目核算企業按照合同規定或交易雙方之約定,而向購買單位或接受勞務的單位在未發出商品或提供勞務時預收的款項。
納稅行為何在?
企業如果“預收賬款”余額長期很大,企業很有可能貨款或服務費已收,貨物已發送或勞務已提供,也有可能是因為企業收到提供建筑服務或租賃服務的預收款等,但沒有開具發票或確認納稅收入。
因此,企業“預收賬款”余額長期很大,所對應的稅收是否都已經繳納了呢?
(三)資產負債表“實收資本”期末余額增加,納稅行為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實收資本是指企業的投資者按照企業章程或合同、協議的約定,實際投入企業的資本。
納稅行為何在?
企業如果“實收資本”期末余額增加了,就說明企業很有可能追加了投資,實收資本的增加很有可能應補繳印花稅。根據規定,“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兩項的合計金額大于原已貼花資金的,就增加的部分補貼印花。
因此,“實收資本”期末余額增加了,是否有應稅行為的發生呢?
(四)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末余額長期很大,納稅行為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貨幣資金是指企業經營資金在周轉過程中停留在貨幣形態上的那部分資金。
納稅行為何在?
對于很多中小企業而且,“貨幣資金”期末余額長期很大,很有可能是因為“白條抵庫”、“收到貨款掛往來未確實收入”等現象,這樣一來,很有可能說明企業有推遲納稅的嫌疑。
(五)資產負債表“在建工程”余額長期存在,納稅行為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在建工程指企業固定資產的新建、改建、擴建,或技術改造、設備更新和大修理工程等尚未完工的工程支出。
納稅風險何在?
企業“在建工程”余額長期存在,很有可能說明企業所建工程已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或已經使用,而沒有結轉為固定資產,如:推遲房屋、建筑物的在建工程結轉,推遲結轉很有可能是為了推遲繳納“房產稅”等嫌疑。
因此,企業的在建工程是否都按時結轉了呢?
(六)資產負債表“盈余公積”期末余額減少,納稅行為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盈余公積是指企業從稅后利潤中提取形成的、存留于企業內部、具有特定用途的收益積累。
納稅行為何在?
企業“盈余公積”期末余額減少,很有可能是因為企業用盈余公積轉增了資本,如果企業發生盈余公積轉增資本,實際上是該公司將盈余公積金向股東分配了股息、紅利,股東再以分得的股息、紅利增加注冊資本。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應由公司代扣代繳個人股東所增加部分的個人所得稅。
因此,企業“盈余公積”的變動,是否有對應納稅行為的發生呢?
(七)資產負債表“其他應收款”余額非常大,納稅行為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企業除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代位追償款、應收分保賬款、應收分保合同準其他應收款備金、長期應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及暫付款項。
納稅行為何在?
企業“其他應收款”余額非常大,很有可能是因為企業股東個人借款長期未歸還,也有可能是因為關聯企業間的借款,也有可能是企業高管借支績效等現象。對于企業如果是因為這些原因,很有可能說明企業推遲或漏繳了個人所得稅或增值稅。
因此,企業“其他應收款”余額非常大,是否有漏繳稅款的行業呢?
(八)利潤表“其他業務收入”當期有發生額,納稅風險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其他業務收入是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所有通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入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如材料物資及包裝物銷售、無形資產使用權實施許可、固定資產出租、包裝物出租、運輸、廢舊物資出售收入等。
納稅風險何在?
通過以上科目核算內容我們清楚,企業“其他業務收入”當期一旦有發生額,很顯然就應該會有:1、發生“廢舊物資出售收入”,是否有貨物銷售增值稅?2、發生“固定資產出租、包裝物出租”,是否有動產或不動力租賃增值稅?
因此,企業有其他業務收入,是否有對應的稅收繳納呢?
(九)利潤表“營業外收入”當期有發生額,納稅行為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債務重組利得、政府補助、盤盈利得、捐贈利得等。
納稅風險何在?
通過以上科目核算內容我們清楚,企業“營業外收入”當期一旦有發生額,很顯然就應該會有:1、發生“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是否有舊貨銷售增值稅?2、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是否有銷售增值稅?
因此,企業有營業外收入,是否有對應的稅收繳納行為呢?
(十)利潤表“營業外支出”當期有發生額,納稅行為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非正常損失、盤虧損失等。
納稅行為何在?
通過以上科目核算內容我們清楚,企業“營業外支出”當期一旦有發生額,很顯然就應該會有:1、發生“非正常損失”,是否有進項稅額轉出?2、發生“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是否有舊貨銷售增值稅?3、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是否有銷售增值稅?
因此,企業有營業外支出,是否有對應的稅收繳納行為呢?
納稅申報這樣填資產負債表,很簡單
(一)根據總賬科目余額填列
如“交易性金融資產”、“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職工薪酬”等項目,根據“交易性金融資產”、“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職工薪酬”各總賬科目的余額直接填列;有些項目則需根據幾個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計算填列,如“貨幣資金”項目,需根據“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三個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的合計數填列。
(二)根據明細賬科目余額計算填列
如“應付賬款”項目,需要根據“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兩個科目所屬的相關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計算填列,“應收賬款”項目,需要根據“應收賬款”和“預收賬款”兩個科目所屬的相關明細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計算填列。
(三)根據總賬科目和明細賬科目余額分析計算填列
如“長期借款”項目,需要根據“長期借款”總賬科目余額扣除“長期借款”科目所屬的明細科目中將在一年內到期、且企業不能自主地將清償義務展期的長期借款后的金額計算填列。
(四)根據有關科目余額減去其備抵科目余額后的凈額填列
如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長期股權投資”、“在建工程”等項目,應當根據“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長期股權投資”、“在建工程”等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壞賬準備”、“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在建工程減值準備”等科目余額后的凈額填列。“固定資產”項目,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備抵科目余額后的凈額填列:“無形資產”項目,應當根據“無形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備抵科目余額后的凈額填列。
(五)綜合運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如資產負債表中的“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資”、“周轉材料”、“材料采購”、“在途物資”、“發出商品”、“材料成本差異”等總賬科目期末余額的分析匯總數。
(一)資產負債表“固定資產”期末原值減少,納稅行為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
納稅行為何在?
如果企業“固定資產”期末原值減少,說明該企業當期很有可能發生了“固定資產”處置,無論是“利得”還是“損失”,一旦有發生資產處置,就需要繳納資產處置的流轉稅,例如:處置2009年度以前取得的固定資產,納稅人適用按照簡易辦法依3%征收率減按2%征收增值稅,處置2009年度以后取得的固定資產,納稅人應按增值稅稅率繳納增值稅。
因此,企業固定資產有變動,是不是有對應的納稅行為發生呢?
(二)資產負債表“預收賬款”期末余額很大,納稅行為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預收賬款科目核算企業按照合同規定或交易雙方之約定,而向購買單位或接受勞務的單位在未發出商品或提供勞務時預收的款項。
納稅行為何在?
企業如果“預收賬款”余額長期很大,企業很有可能貨款或服務費已收,貨物已發送或勞務已提供,也有可能是因為企業收到提供建筑服務或租賃服務的預收款等,但沒有開具發票或確認納稅收入。
因此,企業“預收賬款”余額長期很大,所對應的稅收是否都已經繳納了呢?
(三)資產負債表“實收資本”期末余額增加,納稅行為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實收資本是指企業的投資者按照企業章程或合同、協議的約定,實際投入企業的資本。
納稅行為何在?
企業如果“實收資本”期末余額增加了,就說明企業很有可能追加了投資,實收資本的增加很有可能應補繳印花稅。根據規定,“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兩項的合計金額大于原已貼花資金的,就增加的部分補貼印花。
因此,“實收資本”期末余額增加了,是否有應稅行為的發生呢?
(四)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期末余額長期很大,納稅行為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貨幣資金是指企業經營資金在周轉過程中停留在貨幣形態上的那部分資金。
納稅行為何在?
對于很多中小企業而且,“貨幣資金”期末余額長期很大,很有可能是因為“白條抵庫”、“收到貨款掛往來未確實收入”等現象,這樣一來,很有可能說明企業有推遲納稅的嫌疑。
(五)資產負債表“在建工程”余額長期存在,納稅行為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在建工程指企業固定資產的新建、改建、擴建,或技術改造、設備更新和大修理工程等尚未完工的工程支出。
納稅風險何在?
企業“在建工程”余額長期存在,很有可能說明企業所建工程已經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或已經使用,而沒有結轉為固定資產,如:推遲房屋、建筑物的在建工程結轉,推遲結轉很有可能是為了推遲繳納“房產稅”等嫌疑。
因此,企業的在建工程是否都按時結轉了呢?
(六)資產負債表“盈余公積”期末余額減少,納稅行為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盈余公積是指企業從稅后利潤中提取形成的、存留于企業內部、具有特定用途的收益積累。
納稅行為何在?
企業“盈余公積”期末余額減少,很有可能是因為企業用盈余公積轉增了資本,如果企業發生盈余公積轉增資本,實際上是該公司將盈余公積金向股東分配了股息、紅利,股東再以分得的股息、紅利增加注冊資本。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應由公司代扣代繳個人股東所增加部分的個人所得稅。
因此,企業“盈余公積”的變動,是否有對應納稅行為的發生呢?
(七)資產負債表“其他應收款”余額非常大,納稅行為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企業除買入返售金融資產、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股利、應收利息、應收代位追償款、應收分保賬款、應收分保合同準其他應收款備金、長期應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及暫付款項。
納稅行為何在?
企業“其他應收款”余額非常大,很有可能是因為企業股東個人借款長期未歸還,也有可能是因為關聯企業間的借款,也有可能是企業高管借支績效等現象。對于企業如果是因為這些原因,很有可能說明企業推遲或漏繳了個人所得稅或增值稅。
因此,企業“其他應收款”余額非常大,是否有漏繳稅款的行業呢?
(八)利潤表“其他業務收入”當期有發生額,納稅風險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其他業務收入是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以外的所有通過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入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流入。如材料物資及包裝物銷售、無形資產使用權實施許可、固定資產出租、包裝物出租、運輸、廢舊物資出售收入等。
納稅風險何在?
通過以上科目核算內容我們清楚,企業“其他業務收入”當期一旦有發生額,很顯然就應該會有:1、發生“廢舊物資出售收入”,是否有貨物銷售增值稅?2、發生“固定資產出租、包裝物出租”,是否有動產或不動力租賃增值稅?
因此,企業有其他業務收入,是否有對應的稅收繳納呢?
(九)利潤表“營業外收入”當期有發生額,納稅行為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債務重組利得、政府補助、盤盈利得、捐贈利得等。
納稅風險何在?
通過以上科目核算內容我們清楚,企業“營業外收入”當期一旦有發生額,很顯然就應該會有:1、發生“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是否有舊貨銷售增值稅?2、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是否有銷售增值稅?
因此,企業有營業外收入,是否有對應的稅收繳納行為呢?
(十)利潤表“營業外支出”當期有發生額,納稅行為何在?
科目核算內容: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非正常損失、盤虧損失等。
納稅行為何在?
通過以上科目核算內容我們清楚,企業“營業外支出”當期一旦有發生額,很顯然就應該會有:1、發生“非正常損失”,是否有進項稅額轉出?2、發生“非流動資產處置損失”,是否有舊貨銷售增值稅?3、發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是否有銷售增值稅?
因此,企業有營業外支出,是否有對應的稅收繳納行為呢?
納稅申報這樣填資產負債表,很簡單
(一)根據總賬科目余額填列
如“交易性金融資產”、“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職工薪酬”等項目,根據“交易性金融資產”、“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職工薪酬”各總賬科目的余額直接填列;有些項目則需根據幾個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計算填列,如“貨幣資金”項目,需根據“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三個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的合計數填列。
(二)根據明細賬科目余額計算填列
如“應付賬款”項目,需要根據“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兩個科目所屬的相關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計算填列,“應收賬款”項目,需要根據“應收賬款”和“預收賬款”兩個科目所屬的相關明細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計算填列。
(三)根據總賬科目和明細賬科目余額分析計算填列
如“長期借款”項目,需要根據“長期借款”總賬科目余額扣除“長期借款”科目所屬的明細科目中將在一年內到期、且企業不能自主地將清償義務展期的長期借款后的金額計算填列。
(四)根據有關科目余額減去其備抵科目余額后的凈額填列
如資產負債表中的“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長期股權投資”、“在建工程”等項目,應當根據“應收票據”、“應收賬款”、“長期股權投資”、“在建工程”等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壞賬準備”、“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在建工程減值準備”等科目余額后的凈額填列。“固定資產”項目,應當根據“固定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備抵科目余額后的凈額填列:“無形資產”項目,應當根據“無形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準備”備抵科目余額后的凈額填列。
(五)綜合運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
如資產負債表中的“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資”、“周轉材料”、“材料采購”、“在途物資”、“發出商品”、“材料成本差異”等總賬科目期末余額的分析匯總數。
立華星財務目前全國各地均有分公司以及合作機構辦理各種財稅業務,我司業務涵蓋:公司注冊,代理記賬,商標注冊,工商變更,進出口權,出口退稅代辦等多元化業務,如有需要可撥打電話18820806866(微信同號),或點擊【在線咨詢】。
- 03/08 [行業] 企業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有什么作用
- 03/08 [行業] 創業項目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哪些因素
- 03/08 [政策] 如果要開創公司,會面臨哪些問題呢
- 03/08 [政策] 如何委婉拒絕別人的投資項目
- 03/07 [政策] 經營范圍的名稱涉及到前置審批的情況
- 03/07 [行業] 公司注冊資本多少以上能冠省名
- 03/07 [政策] 公司拿我的卡走賬對我有影響嗎
- 03/04 [行業] 發票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區別
- 03/04 [行業] 怎么判斷寫字樓能不能注冊公司
- 03/04 [行業] 未分配利潤和留存收益一樣嗎

猜你喜歡
- 還在"零申報",您想過后果嗎 (1) (3290)
- 臺風"瑪莉亞"強勢登陸 臺風登陸的時候應該如何怎樣做 (1) (3505)
- 美團滴滴"補貼戰"終將熄火,將不斷清退不合規車輛 (1) (3069)
- 今麥郎涼白開"悄然"提價 能否借此打入一線市場 (1) (3200)
- 今日頭條將以"不正當競爭"為由起訴百度 (1) (2895)
- "神藥"匹多莫德臨床療效及安全性不明 (1) (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