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資訊 > 幫忙砍價零元購?小心中了騙局
幫忙砍價零元購?小心中了騙局
最近這段時間,微信群或者朋友圈里常常會出現(xiàn)“幫忙砍價”的商品或活動鏈接。這樣的消息,讓小編一度感到頭疼。以常識來說,“砍價成功就能0元購買商品”這樣的活動多是以噱頭營銷來吸引用戶,只是打個幌子卻不是真正的福利??!不過,即使有人明白這樣的情況,卻仍有一些人有著僥幸的心理,想嘗試一波?但是沒想到,沒撈著福利卻被坑了!
張某在日前就發(fā)動朋友們“幫砍一刀”,以便贏取免費獲得一套化妝品的機會。然而等到她邀請所有朋友,將化妝品“砍價”到0元,后按規(guī)定提交了個人信息后,卻沒有領到所謂活動方寄來的價值1999元的化妝品,聯(lián)系客服也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而市民李先生談起朋友圈砍價,感到無奈。李先生介紹,日前,他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朋友發(fā)的幫忙砍價鏈接,處于對朋友的幫忙,自己也沒有多想就點了進去,幫朋友砍價,并輸入了自己的姓名和手機號碼,頁面也顯示“你已幫朋友看了XX元”。后來,李先生身邊的很多朋友,都收到了一條留著李先生名字的詐騙短信。李先生懷疑,自己和朋友的信息,就是這次“砍價”的活動泄露出去的。
事實上,微信“幫砍價”活動啟初只是用于營銷。不少商家通過這種活動吸引人們在朋友圈轉發(fā)關注,從而吸引了一大圈粉絲,段時間獲得大量關注度,實現(xiàn)不錯的營銷效果。但是后來,這種成本低、操作簡單,而且受眾容易上當?shù)幕顒咏o不發(fā)分子盯上了。通過朋友圈砍價,收集個人信息和騙錢,演變成了一種新型的騙局,參與過的用戶會受到大量的廣告短信和詐騙短信。
總而言之,天上不會掉餡餅。在面對一場看似有很大福利誘惑的營銷活動時,消費者要提高警惕。特別是如今網絡發(fā)達的時代,消費者們更是要注重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在不熟知的網站或不正規(guī)渠道發(fā)布的活動,就不要輕易將自己的個人信息拿出來。
- 03/08 [行業(yè)] 企業(yè)營業(yè)執(zhí)照的經營范圍有什么作用
- 03/08 [行業(yè)] 創(chuàng)業(yè)項目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哪些因素
- 03/08 [政策] 如果要開創(chuàng)公司,會面臨哪些問題呢
- 03/08 [政策] 如何委婉拒絕別人的投資項目
- 03/07 [政策] 經營范圍的名稱涉及到前置審批的情況
- 03/07 [行業(yè)] 公司注冊資本多少以上能冠省名
- 03/07 [政策] 公司拿我的卡走賬對我有影響嗎
- 03/04 [行業(yè)] 發(fā)票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區(qū)別
- 03/04 [行業(yè)] 怎么判斷寫字樓能不能注冊公司
- 03/04 [行業(yè)] 未分配利潤和留存收益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