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資訊 > 電商平臺要求要求商家“二選一” 各大平臺競爭加劇
電商平臺要求要求商家“二選一” 各大平臺競爭加劇
目前在跨境電商行業的市場上,跨境電商企業的經營模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以網易考拉海購、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唯品會等為代表的大型綜合型平臺,該類平臺位居行業的第一梯隊,擁有龐大的流量體系,市場份額占據了跨境電商市場的大半壁江山。另外一種為獨立型的跨境電商平臺,主要垂直深耕某些細分領域發展起來的,運作上則依靠自身的運營獲取流量。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電商行業的最新消息,歡迎閱讀。
電商平臺要求要求商家“二選一”
每到促銷節日前后,國內電商平臺的“非正當競爭”就會成為熱點輿論。今天,記者從主題為“電商平臺二選一競爭模式:多角度下的法律分析”研討會上了解到,多數與會專家認為,電商平臺要求商家“二選一”屬于不正當競爭,也侵害了平臺間的公平競爭,并最終可能對消費者權益或公共利益造成傷害。
電商平臺要求商家“二選一”已不是新鮮事,各大電商平臺對商家資源的爭奪戰從未停歇。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曉曄指出,商務平臺做出“二選一”的目的毫無疑問是在限制競爭,排除競爭對手,它是一種不利于推動市場競爭的行為,除了影響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還嚴重影響了供貨商產品銷售,影響消費者在多個電商平臺選擇權利。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電子商務法律發展研究基地主任薛軍談到,對電商生態平臺內中小經營者保護與對消費者的保護是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對于“二選一”問題,某一個平臺可能構成了不正當競爭行為,濫用了自己市場優勢地位。針對于電商新的經營策略行為,不僅僅是“二選一”問題,還有流量推廣問題、競價排名問題等等,監管部門需關注新的問題,這樣監管理念才能夠跟得上,“國家要有比較明確的支持中小電商的立法或者執法態度,才能平衡好失衡的權力關系。”
2015-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表明,電商平臺的這種行為是否屬于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目前為止還不能得出非常確定性的結論。她指出,禁止濫用相對優勢地位條款一度入法。2016年3月,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其中增加了“禁止濫用相對優勢地位”的條款,對4種行為作出禁止性規定,包括“沒有正當理由,限定交易相對方的交易對象”等,此外還附加了兜底條款。草案還規定,對濫用相對優勢地位的不公平交易行為,處以違法經營額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認為,“二選一”是超級大平臺壟斷企業的做法,是限制自由競爭,侵害了同行企業,包括平臺企業和相關價值鏈企業當中的有關利益相關人的公平競爭權益。他稱,沒有自由競爭就不可能有公平競爭,超級大平臺壟斷企業“二選一”的做法限制了自由競爭,侵害了同行企業,包括平臺企業和相關價值鏈企業當中的有關利益相關人的公平競爭權益。同時,“二選一”的做法也貶損了平臺企業的社會形象,“承擔社會責任不光是一個道德要求,也應該是企業家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會部分專家還建議,通過完善立法,來規范日益強大的互聯網企業的行為,促進互聯網行業未來的健康、平衡發展。
各大平臺競爭加劇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近年來的市場淘汰和洗牌,行業發展已經進入了下半場,接下來的競爭也將會更加殘酷和激烈。
據統計,2016年中國進出口跨境電商(含零售及B2B)整體交易規模達到6.7萬億元。預計在2018年,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8.8萬億元。跨境電商市場的大蛋糕是越做越大,但行業內的競爭也同樣越來越激烈。
事實上,因為跨境電商稅收改革調整期,導致的政策紅利消失,給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令不少基礎薄弱的企業紛紛倒閉,退出歷史舞臺。與此同時,也讓剩下的各大跨境電商平臺如履薄冰。
此外,跨境電商行業的資本市場遇冷,企業越來越難受到資本的青睞,融資更加困難。蜜淘網,原本是一家依賴移動端和跨境電商發家的企業,在燒掉2.6億元資金后,C輪融資前倒下了。
因此,獲取融資變得越來越困難的情況下,對企業來說,要想謀求生存和發展,需要想方設法“開源節流”,以盈利獲取資本市場的重新青睞。實際上,就有跨境電商平臺——洋碼頭對外宣布已經成功實現結構性盈利,成為行業發展的里程碑。
有觀點認為,未來隨著稅改調整期政策紅利的消失,行業資本進入冬天,各家平臺不再高舉高打補貼戰,而是進入了低調運行的階段。如何靠自身的造血能力活下去,成為跨境電商下半場的考驗。
電商平臺要求要求商家“二選一”
每到促銷節日前后,國內電商平臺的“非正當競爭”就會成為熱點輿論。今天,記者從主題為“電商平臺二選一競爭模式:多角度下的法律分析”研討會上了解到,多數與會專家認為,電商平臺要求商家“二選一”屬于不正當競爭,也侵害了平臺間的公平競爭,并最終可能對消費者權益或公共利益造成傷害。
電商平臺要求商家“二選一”已不是新鮮事,各大電商平臺對商家資源的爭奪戰從未停歇。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曉曄指出,商務平臺做出“二選一”的目的毫無疑問是在限制競爭,排除競爭對手,它是一種不利于推動市場競爭的行為,除了影響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還嚴重影響了供貨商產品銷售,影響消費者在多個電商平臺選擇權利。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電子商務法律發展研究基地主任薛軍談到,對電商生態平臺內中小經營者保護與對消費者的保護是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對于“二選一”問題,某一個平臺可能構成了不正當競爭行為,濫用了自己市場優勢地位。針對于電商新的經營策略行為,不僅僅是“二選一”問題,還有流量推廣問題、競價排名問題等等,監管部門需關注新的問題,這樣監管理念才能夠跟得上,“國家要有比較明確的支持中小電商的立法或者執法態度,才能平衡好失衡的權力關系。”
2015-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表明,電商平臺的這種行為是否屬于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目前為止還不能得出非常確定性的結論。她指出,禁止濫用相對優勢地位條款一度入法。2016年3月,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其中增加了“禁止濫用相對優勢地位”的條款,對4種行為作出禁止性規定,包括“沒有正當理由,限定交易相對方的交易對象”等,此外還附加了兜底條款。草案還規定,對濫用相對優勢地位的不公平交易行為,處以違法經營額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認為,“二選一”是超級大平臺壟斷企業的做法,是限制自由競爭,侵害了同行企業,包括平臺企業和相關價值鏈企業當中的有關利益相關人的公平競爭權益。他稱,沒有自由競爭就不可能有公平競爭,超級大平臺壟斷企業“二選一”的做法限制了自由競爭,侵害了同行企業,包括平臺企業和相關價值鏈企業當中的有關利益相關人的公平競爭權益。同時,“二選一”的做法也貶損了平臺企業的社會形象,“承擔社會責任不光是一個道德要求,也應該是企業家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會部分專家還建議,通過完善立法,來規范日益強大的互聯網企業的行為,促進互聯網行業未來的健康、平衡發展。
各大平臺競爭加劇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近年來的市場淘汰和洗牌,行業發展已經進入了下半場,接下來的競爭也將會更加殘酷和激烈。
據統計,2016年中國進出口跨境電商(含零售及B2B)整體交易規模達到6.7萬億元。預計在2018年,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8.8萬億元。跨境電商市場的大蛋糕是越做越大,但行業內的競爭也同樣越來越激烈。
事實上,因為跨境電商稅收改革調整期,導致的政策紅利消失,給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令不少基礎薄弱的企業紛紛倒閉,退出歷史舞臺。與此同時,也讓剩下的各大跨境電商平臺如履薄冰。
此外,跨境電商行業的資本市場遇冷,企業越來越難受到資本的青睞,融資更加困難。蜜淘網,原本是一家依賴移動端和跨境電商發家的企業,在燒掉2.6億元資金后,C輪融資前倒下了。
因此,獲取融資變得越來越困難的情況下,對企業來說,要想謀求生存和發展,需要想方設法“開源節流”,以盈利獲取資本市場的重新青睞。實際上,就有跨境電商平臺——洋碼頭對外宣布已經成功實現結構性盈利,成為行業發展的里程碑。
有觀點認為,未來隨著稅改調整期政策紅利的消失,行業資本進入冬天,各家平臺不再高舉高打補貼戰,而是進入了低調運行的階段。如何靠自身的造血能力活下去,成為跨境電商下半場的考驗。
立華星財務目前全國各地均有分公司以及合作機構辦理各種財稅業務,我司業務涵蓋:公司注冊,代理記賬,商標注冊,工商變更,進出口權,出口退稅代辦等多元化業務,如有需要可撥打電話18820806866(微信同號),或點擊【在線咨詢】。
- 03/08 [行業] 企業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有什么作用
- 03/08 [行業] 創業項目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哪些因素
- 03/08 [政策] 如果要開創公司,會面臨哪些問題呢
- 03/08 [政策] 如何委婉拒絕別人的投資項目
- 03/07 [政策] 經營范圍的名稱涉及到前置審批的情況
- 03/07 [行業] 公司注冊資本多少以上能冠省名
- 03/07 [政策] 公司拿我的卡走賬對我有影響嗎
- 03/04 [行業] 發票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區別
- 03/04 [行業] 怎么判斷寫字樓能不能注冊公司
- 03/04 [行業] 未分配利潤和留存收益一樣嗎

猜你喜歡
- 最新電子商務公司注冊流程 (0) (3707)
- 在廣州注冊一家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辦公地址有什么要求 (1) (5982)
- 2020年在廣州做電商可以嗎? (1) (4847)
- 廣州荔灣區工商政管理局地址及電話 (1) (14259)
- 廣州番禺工商行政管理局電話及地址 (1) (15151)
- 電子商務公司如何選擇注冊地址 (1) (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