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資訊 > 《旅行青蛙》走紅的魅力所在
《旅行青蛙》走紅的魅力所在
近幾天,無論是朋友圈、微博等各種社交軟件上都被“青蛙們”霸屏了,一款《旅行青蛙》的手機游戲App已登上App Store 游戲免費榜第一。這只爆紅的青蛙究竟有什么魅力受到眾多年輕女性的青睞,以下應該能為你答疑。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這兩天,朋友圈微博都被一只“青蛙”刷屏了,“我的蛙怎么還沒回家?”“我的娃又在看書”、“我的蛙旅游回來了!”一時間,似乎大家都在養蛙曬蛙,更有不少玩家稱之為“蛙兒子”。
近日,在杭州某大廈上,有人打出一條“尋蛙啟示”,上面寫著“蛙寶寶徹夜未歸,我和你爸澤言,等你回家。”。一位網友迅速拍照發上微博,并嚇得趕緊看了看了自己的蛙寶寶,幸好,嗯,在家。
作為一款放置類游戲,《旅行青蛙》中玩家要做的就是收集三葉草,買便當,游戲中那只蛙,則是一只會旅行、會拍照、會看書寫字、會吃飯的小青蛙,與玩家鮮有互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款略單調的游戲。
自去年 12 月 6 日在日本市場的 iOS 平臺上線后,《旅行青蛙》排名一直在 App Store 游戲免費榜 TOP 50 左右。
意外的是,就是這么輕松到無聊的游戲,竟然在沒有官方中文的情況下,近期在國內市場成績卻逐漸走高,到現在,這款游戲已經登上了 App Store 游戲免費榜第一,超過《QQ飛車》、《王者榮耀》,在 Tap Tap 上評分也達到了滿分 10 分。
不禁想問,《旅行青蛙》到底是怎么火起來的?有什么魅力?
當“媽”養蛙的體驗
正好,小編也在玩這個游戲,先說說自己的體會吧。
最早知道這個游戲是在豆瓣上。一位同學分享了游戲界面的截圖和青蛙帶回的照片。畫風溫和可愛,又有旅行圖片,某種程度上滿足了我想出去旅行的心理,決定玩玩看。
我給我的青蛙取名Fro, 比較隨意,就是Frog的前三個字母。這個游戲”佛系”的原因在于沒太多事情要做。不用動腦筋排兵布陣、也不需要通關、打怪、練級。只要收集三葉草來賺取買食物和旅行用品點數、再把買來的物品放到包裹里或是桌子上。
實際上,在這個游戲中,幾乎沒有互動沒有社交沒有競技,但它就是火了。要是非得說出個所以然來,那么靠點譜的推斷就是下面幾點:
1.自來水流量,帶起跟風熱潮
從百度指數可以看出,自1月15日,關于“旅行青蛙”關鍵詞搜索量每日都呈指數型上升。
很多玩家最初加入養蛙大軍,是看到朋友圈、微博上關于青蛙游戲的分享截圖,被其中可愛有趣的畫風所吸引,之后再通過社交媒體分享、討論。而青蛙的“專屬你一個人”的特性,又賦予了它一種社交談資的身份,進而激發了人們口口相傳的渴望。大家都有自己的蛙兒子,我沒有不就落伍了?
2.刺激玩家“母愛泛濫”
《旅行青蛙》的出版公司是Hit-Point, 這家公司在2015年曾推出過一款類似的養貓游戲《貓咪收集》。某一程度上,養貓游戲比養青蛙更加“佛系”,你只需要在家中擺放好貓糧和玩具,各種各樣的貓咪路過后進來吃東西,然后給你留下禮物。沒有哪只貓屬于你,你就安靜等待貓來貓往。
顯然,玩家和青蛙間一對一的關系更為密切,有人甚至體會到了養孩子的感覺,母性大發,盼著他回家、盼著他出游、盼著他廣交朋友、看遍大千世界。同時,愿意把青蛙帶回來的照片和特產曬在朋友圈內,就像“曬娃”一樣。
從數據上看,這款游戲的主要受眾是19-24歲、一二線城市的年輕女性。看下面這些網友的曬圖就知道了,不少女性玩家化身“家長”母性大發。
這大概是一種低成本獲取依賴和聯結的方式,伴有的驚喜和期待更是珍貴之物,不常有。而女性也特別確實樂于分享,在養蛙的過程中,產生“操心”以及“碎碎念”、“驚喜”的情緒,自然就成為了玩家之間傳播的內容。
3.看到自己的身影
在青蛙游戲中,與其他能夠被玩家掌控的游戲不一樣的是,這里有太多的未知,小青蛙更像一個具有自我意識的獨立人格,你無法干涉它的行動。不過,也正因為不可控性,所以可以賦予它更多的含義。
在一些玩家看來,這個青蛙的所作所為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自己的現實生活。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這兩天,朋友圈微博都被一只“青蛙”刷屏了,“我的蛙怎么還沒回家?”“我的娃又在看書”、“我的蛙旅游回來了!”一時間,似乎大家都在養蛙曬蛙,更有不少玩家稱之為“蛙兒子”。
近日,在杭州某大廈上,有人打出一條“尋蛙啟示”,上面寫著“蛙寶寶徹夜未歸,我和你爸澤言,等你回家。”。一位網友迅速拍照發上微博,并嚇得趕緊看了看了自己的蛙寶寶,幸好,嗯,在家。
作為一款放置類游戲,《旅行青蛙》中玩家要做的就是收集三葉草,買便當,游戲中那只蛙,則是一只會旅行、會拍照、會看書寫字、會吃飯的小青蛙,與玩家鮮有互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一款略單調的游戲。
自去年 12 月 6 日在日本市場的 iOS 平臺上線后,《旅行青蛙》排名一直在 App Store 游戲免費榜 TOP 50 左右。
意外的是,就是這么輕松到無聊的游戲,竟然在沒有官方中文的情況下,近期在國內市場成績卻逐漸走高,到現在,這款游戲已經登上了 App Store 游戲免費榜第一,超過《QQ飛車》、《王者榮耀》,在 Tap Tap 上評分也達到了滿分 10 分。
不禁想問,《旅行青蛙》到底是怎么火起來的?有什么魅力?
當“媽”養蛙的體驗
正好,小編也在玩這個游戲,先說說自己的體會吧。
最早知道這個游戲是在豆瓣上。一位同學分享了游戲界面的截圖和青蛙帶回的照片。畫風溫和可愛,又有旅行圖片,某種程度上滿足了我想出去旅行的心理,決定玩玩看。
我給我的青蛙取名Fro, 比較隨意,就是Frog的前三個字母。這個游戲”佛系”的原因在于沒太多事情要做。不用動腦筋排兵布陣、也不需要通關、打怪、練級。只要收集三葉草來賺取買食物和旅行用品點數、再把買來的物品放到包裹里或是桌子上。
實際上,在這個游戲中,幾乎沒有互動沒有社交沒有競技,但它就是火了。要是非得說出個所以然來,那么靠點譜的推斷就是下面幾點:
1.自來水流量,帶起跟風熱潮
從百度指數可以看出,自1月15日,關于“旅行青蛙”關鍵詞搜索量每日都呈指數型上升。
很多玩家最初加入養蛙大軍,是看到朋友圈、微博上關于青蛙游戲的分享截圖,被其中可愛有趣的畫風所吸引,之后再通過社交媒體分享、討論。而青蛙的“專屬你一個人”的特性,又賦予了它一種社交談資的身份,進而激發了人們口口相傳的渴望。大家都有自己的蛙兒子,我沒有不就落伍了?
2.刺激玩家“母愛泛濫”
《旅行青蛙》的出版公司是Hit-Point, 這家公司在2015年曾推出過一款類似的養貓游戲《貓咪收集》。某一程度上,養貓游戲比養青蛙更加“佛系”,你只需要在家中擺放好貓糧和玩具,各種各樣的貓咪路過后進來吃東西,然后給你留下禮物。沒有哪只貓屬于你,你就安靜等待貓來貓往。
顯然,玩家和青蛙間一對一的關系更為密切,有人甚至體會到了養孩子的感覺,母性大發,盼著他回家、盼著他出游、盼著他廣交朋友、看遍大千世界。同時,愿意把青蛙帶回來的照片和特產曬在朋友圈內,就像“曬娃”一樣。
從數據上看,這款游戲的主要受眾是19-24歲、一二線城市的年輕女性。看下面這些網友的曬圖就知道了,不少女性玩家化身“家長”母性大發。
這大概是一種低成本獲取依賴和聯結的方式,伴有的驚喜和期待更是珍貴之物,不常有。而女性也特別確實樂于分享,在養蛙的過程中,產生“操心”以及“碎碎念”、“驚喜”的情緒,自然就成為了玩家之間傳播的內容。
3.看到自己的身影
在青蛙游戲中,與其他能夠被玩家掌控的游戲不一樣的是,這里有太多的未知,小青蛙更像一個具有自我意識的獨立人格,你無法干涉它的行動。不過,也正因為不可控性,所以可以賦予它更多的含義。
在一些玩家看來,這個青蛙的所作所為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自己的現實生活。
立華星財務目前全國各地均有分公司以及合作機構辦理各種財稅業務,我司業務涵蓋:公司注冊,代理記賬,商標注冊,工商變更,進出口權,出口退稅代辦等多元化業務,如有需要可撥打電話18820806866(微信同號),或點擊【在線咨詢】。
- 03/08 [行業] 企業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有什么作用
- 03/08 [行業] 創業項目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哪些因素
- 03/08 [政策] 如果要開創公司,會面臨哪些問題呢
- 03/08 [政策] 如何委婉拒絕別人的投資項目
- 03/07 [政策] 經營范圍的名稱涉及到前置審批的情況
- 03/07 [行業] 公司注冊資本多少以上能冠省名
- 03/07 [政策] 公司拿我的卡走賬對我有影響嗎
- 03/04 [行業] 發票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區別
- 03/04 [行業] 怎么判斷寫字樓能不能注冊公司
- 03/04 [行業] 未分配利潤和留存收益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