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資訊 > 環境保護稅的征收對象和稅務會計處理
環境保護稅的征收對象和稅務會計處理
我國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環境保護法》,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要繳納環境保護稅。那么,環境保護稅的征收對象都有哪些?環境保護稅的稅務會計如何處理?請看下文。
環境保護稅的征收對象
大氣、水、固體、噪聲是影響環境的最主要污染物。我國現行排污費的征收對象也是這四類污染物。與我國現行排污費制度相銜接,環境保護稅的征稅對象確定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
大氣污染物是指向大氣排放,導致大氣污染的物質,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等;水污染物是指直接或者間接向水體排放的,能導致水體污染的物質,包括重金屬、懸浮物、動植物油等;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包括煤矸石、尾礦等;噪聲是指工業噪聲,即在工業生產活動中使用固定的設備時產生的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
環境保護稅的稅務會計處理
《財政部關于印發<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的通知》(財會〔2006〕18號)附錄會計科目和主要賬務處理規定,“6403 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核算企業經營活動發生的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等相關稅費。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在“管理費用”科目核算,但與投資性房地產相關的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在本科目核算。“6602 管理費用”科目核算企業為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所發生的管理費用,包括企業在籌建期間內發生的開辦費、董事會和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生的或者應由企業統一負擔的公司經費(包括行政管理部門職工工資及福利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辦公費和差旅費等)、工會經費、董事會費(包括董事會成員津貼、會議費和差旅費等)、聘請中介機構費、咨詢費(含顧問費)、訴訟費、業務招待費、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技術轉讓費、礦產資源補償費、研究費用、排污費等。
《小企業會計準則》(財會〔2011〕17號)第六十五條規定,小企業的費用包括,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營業稅金及附加,是指小企業開展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應負擔的消費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車船稅、印花稅和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排污費等。
《財政部關于印發<增值稅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財會〔2016〕22號)規定,全面試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名稱調整為“稅金及附加”科目,該科目核算企業經營活動發生的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教育費附加及房產稅、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應為車船稅,筆者注)、印花稅等相關稅費;利潤表中的“營業稅金及附加”項目調整為“稅金及附加”項目。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中相關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應按本規定執行。2016年5月1日至本規定施行之間發生的交易由于本規定而影響資產、負債等金額的,應按本規定調整。
《企業會計準則》將排污費計入“管理費用”科目,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小企業會計準則》將排污費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而財會〔2016〕22號文件將以前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管理費用”科目的稅金及相關費用一律調至“稅金及附加”科目。因此,2018年前繼續繳納的排污費和2018年起繳納的環境保護稅,應計入“稅金及附加”科目。
《環境保護稅法》第十八條規定,環境保護稅按月計算,按季申報繳納。不能按固定期限計算繳納的,可以按次申報繳納。排污費或環境保護稅計算時,借記“稅金及附加”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應交排污費”或“應交稅費——應交環境保護稅”科目。排污費或環境保護稅繳納時,借記“應交稅費——應交排污費”或“應交稅費——應交環境保護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 03/08 [行業] 企業營業執照的經營范圍有什么作用
- 03/08 [行業] 創業項目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哪些因素
- 03/08 [政策] 如果要開創公司,會面臨哪些問題呢
- 03/08 [政策] 如何委婉拒絕別人的投資項目
- 03/07 [政策] 經營范圍的名稱涉及到前置審批的情況
- 03/07 [行業] 公司注冊資本多少以上能冠省名
- 03/07 [政策] 公司拿我的卡走賬對我有影響嗎
- 03/04 [行業] 發票專用章和財務專用章區別
- 03/04 [行業] 怎么判斷寫字樓能不能注冊公司
- 03/04 [行業] 未分配利潤和留存收益一樣嗎

- 優化稅收環境,打造更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 (1) (3665)
- 現在創業的環境和氛圍都是怎樣的 (1) (3386)
- 大數據環境下我們怎樣使用搜索工具更安全 (1) (3403)
- 大數據環境下的商標侵權行為 (1) (3697)
- 工作環境是選擇工作的原因之列嗎 (1) (3153)
- 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是誰? (1) (5181)